最新消息!!!

6/recent/ticker-posts

Header Ads Widget

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小宅開箱】acer 宏碁 Aspire Go AG15-31P 入門款續航大大提升!

 

【前言】

萬元筆電能買到什麼?萬元筆電可以拿到PCIE 的512G SSD硬碟!甚至還有長達接近12小時的續航~!宏碁在 CES 2024 上推出了新的 Aspire Go 型號。Aspire Go 14 和 Aspire Go 15 有INTEL和 AMD 兩種版本,並且首次使用 Vero 系列以外的消費後回收材料 (PCR)。在鍵盤的佈局上也有小巧思,提供了acer專用鍵,算是改良版的acer的控制面板。

《聲明與網站》

《聲明》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網站》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Youtube:小宅開箱
BLOGGER:小宅開箱
小宅開箱 LINE社群(筆電、電腦、手機):趕緊加入
《討論區》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目錄:
《快速導覽按此》
一、前言與導覽
二、規格簡介
三、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二) 配件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四) 連接配置
四、內裝細節
(一) 螢幕
(二) 鍵盤與觸控板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GPU
(四) 硬碟
(五) 網卡
(六) 電池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五、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二) GPU性能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四) 硬碟性能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
(八)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Prime95
(九) 續航力測試
(十) acer sense
六、總結與建議

《導覽》
閱讀文章之前別忘了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特色評比
-輕薄型筆電
Score: 1 ~ 5
(Min ~ Max)
得分:17/25
■ 電池續航-5
■ 機身堅固度-3
■ 輕量程式速度-3
■ 螢幕視覺體驗-3
■ 綜合文書體驗-3
■ 價格便宜,入門款筆電
■ 續航力表現不錯
■ 環保包裝,底部環保材質
■ 雙螢幕輸出
■ 性能偏弱
■ 鍵盤手感不佳
■ 無擴充性
推薦使用者 ■ 購買入門款筆電
■ 當作多媒體機電視盒使用
■ 同時監控多個畫面使用
■ 需要長時間外出使用

二、規格簡介

AG15-31P-P825 詳細規格表
作業系統:Windows 11 Home
CPU:Intel® Processor N200(1.8GHz/3.7GHz)(4C4T)(Cache 6MB)
LCD:15.6吋 FHD 1920 x 1080 霧面 NTSC 45% 220 nits
顯示晶片:Intel UHD Graphics 32 EUs
記憶體:8GB LPDDR5 無擴充空間
儲存空間:512GB PCIe Gen4 SSD 僅一個槽
Audio:
Acer TrueHarmony:
DTS® Audio:
Acer Purified.Voice:Y
built in speaker:Y
Built-in microphone:Y
鏡頭:HD (1280 x 720)
with Temporal Noise Reduction(TNR)
無線網路:聯發科 MT7902 802.11a/b/g/n/ac+ax
2.4 GHz/5 GHz雙頻段
MU-MIMO
藍牙:Bluetooth® 5.3
尺寸:(mm):362.9 (W) x 239.69 (D) x 18.9 (H) mm
材質:塑膠
重量:1.75 kg
電源變壓器:65W
電池:50Wh Li-ion battery
接孔:
USB Type-C*11(USB 3.2 Gen 2)(DisplayPort)(DC-in 19 V; 45 W)
USB Type-A*2(USB 3.2 Gen 1)
HDMI*1(HDMI 2.1)
二合一複合式喇叭接孔*1
保固:台灣2年
附贈配件:不附鼠包

三、外觀與配件

(一)外觀

外觀的部分維持跟上一代的系列一樣的設計。純色的設計搭配下方Aspire 系列的字樣,簡約質感帶有尊貴的氣息,這樣的配色算是小宅很喜歡的設計。
內部的部分乍看下跟上一代沒有區別,但是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鍵盤上多了一個特別的鍵帽等等下方文章會繼續做介紹,雖然整體塑膠做的,但是噴漆的部分算是做得很精緻,一開始還以為入門款的筆電竟然也配上了金屬材質,嚇了一跳!整體邊緣做的很工整,邊工業方格正正方方的邊角做了圓角處理,外觀上看起來跟以往的筆電看似重量差不多,但是實際上入門款也做到的1.7KG的重量!

外箱跟以往的acer只箱還是一模一樣,在右邊的話可以看到買到的筆電型號,各位朋友在購買前也可以看一下拆封封條是否有被拆開,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動作來確認自己是否有買到拆封機喔!
雖然這個紙箱外觀看似相當不起眼,但是他是通過能源之星(energy star)認證並且登入epeat silver的產品,在買電腦的同時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還記得在2021年宏碁首款環保概念筆電「Acer Aspire Vero」,相信至今綠色巧思一樣會在宏碁實現永續。

如同上面說的A面有一點類金屬設計,噴漆真的噴的很美,闔起來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那個粗曠的出風孔,不過以往比較少這樣設計的筆電,要習慣可能需要一段時間,Aspire 的雷射字樣也是提升這台筆電的魅力所在,雖然英文的意義不明,但是至少看起來很厲害?最大開啟角度可以達到130左右,厲害的是有沒有看到那個小點點,打開筆電的話,那兩個橡膠軟墊就會撐起筆電,那鍵盤可以呈現一個比較好打的角度之外,也是為了增加下方的進氣孔以加強散熱!

邊框雖然沒辦法超級窄邊框設計,但是就以往的入門款筆電來說已經縮小許多,甚至在下巴的部分也只有一根手指頭半,整體來說邊框算是窄的?


(二)配件

配件不多說就是充電器一套說明書一套。
變壓器型號為ADP-65DE B,輸入電壓為100-240V~1.7A 50-60Hz,輸出為19.0V 3.42A 65W,孔徑3.0x1.0mm。


(三)細節尺寸與重量

經由實測,機身本體重1.7公斤;而本體含充電器重1.9公斤,充電器重0.2公斤,入門款15.6吋來說很輕,充電器是傳統的圓孔,但是這台電腦本身是支援PD 45W充電的,畢竟萬元筆電,有送到PD充電就覺得誠意滿滿了。
觸控板長12公分、寬7.7公分,面積中規中矩,整體滑順度相當不錯。

變壓器長4.6寬10.8公分,高2.9公分,整體的體積算是小的,攜帶上算是好攜帶,若沒有真的有極小需求,小宅建議攜帶充電器會比較好,使用PD充電就會少了一個孔,除非PD還有一個HUB可以同時供電給電腦使用,不過還是要注意,PD充電器僅提供45W,充電器可以給到65W,還是會有一點差異。


(四)連接配置

左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電源孔、Type-C、HDMI、USB 3.2 Gen 1。
右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指示燈、二合一耳機孔、USB 3.2 Gen 1、電腦鎖。
讓人特別經驗的是,這台入們款筆電可以同時輸出兩個螢幕,一個TYPE-C和HDMI,同時看三部動畫不是問題。

四、內裝細節

(一)螢幕

▲螢幕詳細資訊

螢幕型號為友達B156HTN06.1 ,螢幕類型為TN面板解析度為1920*1080 15.6吋 60HZ更新率,NTSC為 45%、sRGB為62%、Adobe RGB 46%、DCI-P3為46%。

(二)鍵盤與觸控板

整體的鍵盤佈局跟以往的其他筆電可能不太一樣,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宏碁在上面有設計一個acer專屬的按鍵,可以呼叫acer專屬的軟體,裡面包含各種控制開關,下方會有軟體介紹,方向鍵為半高的設計,如果對於一些常用方向鍵來說的人可能會有一點不方便,另外還是有完整的數字鍵,加減乘除鍵都給你放在數字鍵上。


(三)CPU、晶片組、記憶體與GPU

處理器為Intel® 處理器 N200,6M 快取記憶體,最高可達 3.70 GHz,4核心4執行緒,TDP為6W
出廠主板版本V1.05
記憶體為海力士 8GB LPDDR5
顯卡為Intel®UHD Graphics 1250


(四)硬碟

▲ CrystalDiskInfo硬碟資訊(實際出貨無固定廠牌)。

硬碟採用WD SN740 512G 使用M.2插槽,支援PCIe 4.0通道並符合NVMe 1.4標準,性能的部分將在下段進行測試。

(五)網卡

▲無線網卡資訊

無線網卡為聯發科 MT7902,支援11a/b/g/n/ac/ax,2.4 GHz/5 GHz雙頻段,MU-MIMO,介面採用Mini PCIe 2.1,藍牙採用藍牙5.3。

(六)電池


電池容量為53Whr充電式鋰電池。


(七)拆解與散熱模組

來到內部拆解囉!拆解非常簡單,只要把所有螺絲拆卸即可打開背板,這塊背板也很厲害,也是使用了30%PCR材質即消費後回收塑膠,只能說從外箱到內部都可以看到滿滿的回收再利用的小細節。內部的空間用的不是很滿,不過可以看到的有散熱器!多數廠商對於這種偏入門款的機器可以說是連散熱器都不給,可見宏碁真的相當大方?!

記憶體是焊在主機板上的,未來無法升級跟更換相當可惜,硬碟的部分只有一個插槽,為了如果想要擴充硬碟還是可以更換的。

五、性能測試

(一)CPU效能測試

Cinebench為測試CPU性能的公認標準:早期版本R15可用於評估短時間內連續使用CPU的性能表現;而最新版本R23可用於評估長時間內連續使用CPU的性能表現。


平衡模式

在Cinebench R15 中得到的分數為159/510(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 中得到的分數為307/1190(單核/多核);Cinebench R23 中得到的分數為959/3109(單核/多核)。

在平衡模式下,CPU-Z的標準下得分為400.5/1417.9(單核/多核)。

第一次跑最高,後面平穩跑,沒啥問題。

3DMark CPU Profile 是針對處理器所設計的測試,主要測試 CPU 的物理運算與自訂模擬兩種工作,並分別測試處理器的 1、2、4、8、16 與最大執行緒下的效能,除效能外也會記錄 CPU 時脈與溫度表現。


(二)GPU效能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為測試GPU性能的公認標準;WildLife可以跨平台跑分對比,支援Windows、iOS、Android三大系統,Windows、Android平台上使用Vulkan API,iOS平台上則使用Metal API;Fire Strike系列為測試DX11 API下的性能跑分,可顯示執行DX11的遊戲性能;3DMark Night Raid是一款針對搭載了集成顯卡的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和其它行動計算裝置的新款DirectX 12基準測試。

在Fire Strike 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1292、在Wild Life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3468、在Wild Life Extreme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967、在Night Raid中得到5475分、Time Spy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415。

AIDA64 GPGPU為科學運算的指標:測試在各種精度或整數運算下的浮點運算性能與I/O操作性能。


(三)記憶體效能測試

▲ AIDA64 Cache & Memory測試

記憶體使用LPDDR5-4800 Read/Write/Copy速度為30144/36662/33166(MB/s)延遲57.6 ns。

(四)硬碟效能測試

在AS SSD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 2696.49/2638.32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 49.05/99.25(MB/s);而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3449.92/3202.64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740.91/1211.18(MB/s)<<此數據有點異常,僅參考。


(五) 綜合性能測試

PCMark系列為測試電腦綜合性能的評比,內容包含上網、視訊、文書處理、影片渲染以及遊戲等應用。

在PCMark 8中得到的分數為3666;在PCMark 10中得到的分數為3259;PassMark的得分為1229。

SPECviewperf 13 是基於專業應用上衡量圖形性能被廣泛應用的測試軟體。該軟體對基於OpenGL和DirectX的專業繪圖軟體進行基準評測,SPECviewperf 13帶來了全新的9個專業圖形測試場景, SPECviewperf 13測試更加貼近真實的工作應用, 其中一些測試場景甚至包含有超過6,000萬個定點資料,能夠充分反映出繪圖卡的專業圖形性能。


(六)遊戲效能測試

太空戰士15 ,720P的表現出乎意料,沒想到還有不錯的表現

Heaven Benchmark是基於Unigine引擎的基準測試軟件,上面一樣分成FHD一個特效全開跟特效入門。

Valley 是在一個高達 640,000,000m2無縫地形的森林山谷中,周圍的茫茫樹海中的每片葉子和花瓣均表現得十分細緻,充份利用了 Unigine 引擎對大型互動場境的應用,測試採用鳥瞰方式穿越這個天堂般的山谷,同時亦考驗著 3D 繪圖卡的性能。

採用 UNIINE 2 engine 打造,並提供基準分數的全球得分榜、可針對 GPU 進行壓力測試、並有更高的品質設置

LOL意外跑得還不錯,特效是全開喔!還可以順玩,想不到現在的N200內顯進步的如此迅速,這樣未來如果真的真的在很拮据的情況下,萬元的入門筆電也可以勝任這項工作了。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

CPU的散熱性能採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設定勾選FPU一項,此選項會令CPU調用AVX2指令集進行運算,模擬在影片轉檔、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的CPU狀態。


透過單獨使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也就是俗稱的CPU單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影片轉檔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在一般模式下CPU頻率為3.1GHz左右,溫度維持在64度左右以及功耗為14W,下面會用更嚴苛的測試。

(八)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Prime95

Prime95 是一套很資深的數學計算(CPU測試)軟體,它是一套比AIDA64更為「嚴苛」的CPU測試軟體,在所有的拷機軟體中是公認的最殘酷的一款。它把負荷高得有點離譜的工作量載入在CPU身上,以此來考驗CPU的承受能力。


透過單獨使用Prime95系統穩定性測試(也就是俗稱的CPU單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影片轉檔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在一般模式下頻率為3.0GHz左右,溫度維持在65度左右以及功耗為15W。

(九) 續航力測試

你沒有看錯!入門款筆電可以來到11小時30分鐘!!


(十) acer sense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各位,是否對於鍵盤上有一個A的LOGO有印象呢?沒錯,它就是AcerSense介面的快捷鍵,按下去之後就可以呼叫控制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所有的資訊,關於CPU使用率溫度,記憶體的使用量,還有電池的狀態,提供AI 自我健檢的服務,當電腦問題的話,自己就可以成為排解大師了!!
之前大家敲碗的電池保護程式回來了!如果長時間沒有要使用電池的話,建議可以把模式調整到最佳化電池充電,還有提供抗藍光保護程式,另外還有提供應用程式中心可以下載一些常用的程式,最後MIC也有提供降造功能,對於開會或者講電話都會有一定的幫助在喔!

六、總結與建議

說實話,對於入門款的筆電稍稍有點改觀了,曾經的入門款筆電基本上被認為不太能入手的筆電,對於今天開箱的Aspire Go AG15-31P 搭載Intel N200處理器,實際使用上才發現感覺沒有那麼糟了,可能也要歸功於今日的科技發達,讓這種比較入門的處理器在現在也可以發揮。

在實際的日常應用,不管你是上網看影片還是做做報告,甚至你想要外接兩台螢幕同時三個畫面觀看的話,這台Aspire Go AG15-31P都可以為你做到,它雖然不是一顆很強的處理器,但是它一定可以為你帶來順暢的日常,較為可惜的是記憶體僅有8G如果未來也有出到16G版本我想這台的入門款價位的熱門程度一定可以更大幅提升,另外硬碟算是給的有料不會太差呢.......。

遊戲的方面,這是讓我比較出乎意料,相較以往的入門款處理器來說,內顯功能可以說是有跟沒有一樣,不知道是不是英雄聯盟優化的太好了,在畫質全開的情況下也可以跑持60FPS以上的順暢度,對於遊戲體驗比較沒有要求的人來說,這些都可以來應付輕度的遊戲需求。

整體的溫度表現,畢竟功耗也只有15W,最高溫度也才來到70度,鍵盤溫度也不至於太高,正常來說也不太可能真的長時間負載,最讓我驚豔的還是這台的續航力,沒想到盡然可以來到11小時以上,這真的太厲害了啦!這台筆電不得不說,真的可以滿足很多預算可能不是那麼多,對於續航有一定要求的人。

最後這台呢...俗話說還是一分錢一分貨,若你本身不在意擴充性,面板是屬於早期的TN面板,不在意外觀材質的人來說,當你可以接受以上這些缺點的話,這台筆電就是對你來說最好的筆電。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