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6/recent/ticker-posts

Header Ads Widget

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小宅開箱】ARCTIC MX-4 散熱膏體驗,對於筆電散熱來說相當友善

 

【前言】

在筆記型電腦的世界裡,我們總習慣將目光鎖定在處理器、顯示卡、記憶體這些「看得見」的硬體規格上。然而,要讓這些高效能零件長期穩定地運作,其實藏著一個經常被忽略的關鍵:定期保養,尤其是為你的筆電更換散熱膏
筆電內部空間極其緊湊,灰塵、棉絮等雜物很容易堆積在風扇和散熱鰭片上,阻礙空氣流動;而原廠的散熱膏,隨著時間推移也會逐漸硬化、乾裂,導致熱傳導效率大幅下降。當你發現筆電開始變得熱情如火、風扇噪音越來越大,甚至在執行應用程式時出現卡頓,這很可能就是在提醒你:是時候幫它「洗個澡」、換上一層新的散熱膏了。
但為筆電挑選散熱膏,不能像選購桌機零組件那樣只追求極致的效能數據。對筆電而言,最關鍵的考量是兩個更為實際且人性化的重點:

  1. 好塗抹的質地: 筆電晶片尺寸小巧,周圍元件又多。如果散熱膏太過黏稠,就像是在小畫布上塗厚重的顏料,一不小心就可能沾染到周圍的電子元件。能夠輕鬆推開、輕易抹平的散熱膏,能讓你在換膏時大幅降低難度與風險。
  2. 安全的非導電性: 筆電主機板上的電路佈局極其密集,一旦散熱膏不慎溢出且具備導電性,就有可能引發短路,嚴重時甚至會讓整台筆電報廢。安全至上、不導電的特性,是筆電使用者在選購散熱膏時的唯一選擇。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評測的這款 ARCTIC MX-4,雖然它的熱傳導係數並非市場之最,但它憑藉著好上手、高安全性的特性,成為了無數筆電玩家和維修人員的心頭好。最近因緣際會下又再次拿到這個產品,這邊就來看一下今年有沒有變動。

《聲明與網站》

《聲明》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網站》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Youtube小宅開箱
BLOGGER小宅開箱
小宅開箱 LINE社群(筆電、電腦、手機):趕緊加入
《討論區》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產品開箱】

ARCTIC MX-4 規格
導熱係數W/(mK):8.5
密度:2.5 g/cm3
黏度:870 poise
散熱膏容量:4g
本次測試剛好有一位宅友要清理筆記型電腦,小宅這邊就拿這台宅友的聯想Y9000P開刀吧!這台筆記型電腦的規格是I7-12700H+滿血RTX3060非閹割版。

這次我們評測所使用的 ARCTIC MX-4 散熱膏,是由 樂維科技 所代理。一開箱,它的包裝顯得相當簡潔,與過去常見的傳統塑膠盒裝不同,僅以簡單的紙盒或塑膠袋密封。
這其實是近年來散熱膏產品包裝的趨勢,許多品牌為了響應環保議題,都開始捨棄過度包裝與難以回收的塑膠外殼。雖然包裝變得樸素,但這並不影響散熱膏本身的品質與性能,同時也體現了廠商在環保上的承諾。
散熱膏本身的包裝其實跟以往並沒有甚麼差別。
雖然網路上常有人說 ARCTIC MX-4 的品質有點「水」,但實際擠出後,會發現它的黏稠度其實算是還可以。它並不像某些高階散熱膏那樣濃稠,帶有一點油潤感,擠壓時相當輕鬆,無需特別費力。這對於筆電用戶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因為筆電的散熱器下壓力通常不如桌機,而 MX-4 易於擠壓與塗抹的特性,能確保它在下壓後均勻延展,完整覆蓋晶片表面。即使是習慣直接擠在晶片上、不習慣用工具抹平的用戶,也能看到它在壓合後呈現出非常平整的狀態,有效避免因塗抹不均而影響散熱效果。
這邊影片測試,為了讓各位可以看到它被壓得流動效果就只有壓單邊了,所以沒有辦法均勻的散開請見諒。






很多人都覺得筆電的散熱性能會隨著時間變差,然後開始抱怨:「為什麼我這台筆電剛買的時候散熱那麼好,用久了卻變得這麼燙?」其實,這並不是筆電本身的設計問題,而是你忽略了定期保養。你的筆電內部就像一個黑洞,每天都在吸入灰塵,這些灰塵會慢慢地卡在風扇上,同時,原廠的散熱膏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乾硬,從原本能有效傳導熱量的媒介,變成一塊隔絕熱量的「石頭」。當散熱膏硬化,就算筆電的風扇再怎麼賣力轉動,也無法把晶片上的熱量有效傳導出去,導致溫度越來越高漲。因此,為筆電更換散熱膏變得至關重要,而它的品質與塗法對筆電而言更為關鍵。雖然網路上有各種花式塗法,但我們的經驗是:盡量把散熱膏塗抹平整且薄薄一層。這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筆電散熱模組的下壓力通常不如桌機那麼大,如果散熱膏塗得太厚,在下壓時無法完全被晶片與散熱器擠壓開來,反而會阻礙熱傳導。只要細心將散熱膏均勻推開,確保薄薄一層,這比任何花俏的塗抹方式都來得重要,也是維持筆電效能最踏實的一步。







太久沒清的筆電,灰塵真的會多到嚇人! 尤其風扇葉片越密集,灰塵累積得越快、越多。如果你今天打算把筆電送去給外面的店家清潔,記得要找那種專門處理筆電清潔的店家,這個真的不是隨便拿吹風槍吹一吹就好。((可以找小宅?!
真正的專業清潔,是要將風扇拆開,把每一片扇葉上的灰塵仔細清掉;同時,散熱器出風口如果有灰塵堵塞,也需要一併清理乾淨。這些細節都處理好,才能徹底解決因灰塵造成的散熱問題,讓你的筆電真正恢復效能。





在我們的上機測試中,這台筆電的散熱器本身就不錯,搭載更好的散熱膏會有稍微再好一點的表現。在 CPU 單獨負載下,70W 的功耗能將溫度穩定控制在 70°C 左右,表現可圈可點。
然而,在更嚴苛的雙烤測試中,顯卡在 130W 的功耗下,溫度穩定在 80°C;而處理器在功耗降至 35W 時,溫度依然維持在 70°C 上下。這與筆電採用的熱導管串聯設計有關,由於顯卡與處理器的熱導管彼此相連,顯卡產生的熱量會傳遞至處理器區域,導致處理器雖然功耗較低,溫度卻仍處於較高的水平。
如果想要看一下出廠的表現可以看一下這邊

【總結】

這款ARCTIC MX-4的散熱膏,小宅這邊想要做三個總結,這邊會針對筆電挑選散熱膏的方向去做評論
  1. 這款散熱膏的導熱係數為 8.5 W/mK,屬於中上等級,這點對筆電而言相當重要。因為導熱係數越高的散熱膏,通常膏會越濃稠,塗抹難度也越高,需要更大的下壓力才能確保均勻延展。考慮到筆電散熱器下壓力普遍較弱,選擇一款性能足夠且易於塗抹的散熱膏,其重要性遠高於盲目追求極致數據。
  2. MX-4 僅有 870 poise 的低黏度,這讓它在塗抹時非常滑順,不會像某些散熱膏那樣黏膩或難以控制,對於不習慣複雜塗抹手法的人來說尤其友善。在筆電這種下壓力較小的環境中,低黏度確保了散熱膏能被均勻擠壓開來,完整覆蓋晶片表面,從而發揮最佳的熱傳導效果。
  3. 散熱膏的價格百百種,以4g這種價位售價大約落在200那個範圍,搭配這樣的導熱係數跟年度的話,小宅覺得還行,如果以筆電來說4g至少可以塗抹5台左右帶有cpu與gpu的筆電,找幾個同學來分一分算是相當划算。
題外話雖然本產品號稱8年不用更換,但是通常大部分的筆電如果要清理風扇的話,大多數筆電若要進行風扇清潔,都必須拆下散熱器,而一旦散熱器被取下,散熱膏就必須重新塗抹,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對於桌機的同學就享福,畢竟換一次雖然不費時但是也是蠻耗一段時間,如果能長時間不更換的話,某方面來說也是相當方便的。

張貼留言

0 留言